音频声学简介
1970/01/01 19:09 点击:534 / 回复:0
§1 声波的概念
所谓声波,实质上就是振动在介质(如空气、水等)中的传播。我们研究在一根无限长均匀管的一端,安装一个平面活塞,此活塞在一个周期力的作用下来回运动的情况。(图1-1)
当活塞来回运动时,将带动管中紧贴活塞的空气层质点产生运动。当活塞向右运动时,使空气层质点产生压缩,空气层的密度增加,压强增大,使空气层处于“稠密”状态;活塞向左运动时,则空气层质点膨胀,空气层的密度将减小,压强亦将减小,使空气层处于“稀疏”状态。活塞不断地来回运动,将使空气层交替地产生疏密的变化。由于空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交替的疏密状态,将由近及远地沿管子向右传播。这种疏密状态的传播,就形成了声波。
§2 描述声波的物理量
一、声压
大气静止时的压强即为大气压强。当有声波存在时,局部空气产生稠密或稀疏。在稠密的地方,压强将增加,在稀疏的地方压强将减小;这样,就在原有的大气压上又附加了一个压强的起伏。这个压强的起伏是由于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所以称它为声压;用表示。声压的大小与物体(如前述的活塞)的振动状态有关;物体振动的振幅愈大、则压强的起伏也愈大,声压也就愈大。然而,声压与大气压强相比,是及其微弱的。
存在声压的空间,称为声场。声场中某一瞬时的声压值,称为瞬时声压。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最大的瞬时声压值,称为峰值声压。如果,声压随时间的变化是按简谐规律的,则峰值声压就是声压的振幅。瞬时声压对时间取方均根值,即
〔1〕
称为声压的有效值或有效声压。T为取平均的时间间隔。它可以是一个周期或比周期大得多的时间间隔。一般我们用电子仪器所测得的声压值,就是声压的有效值;而人们习惯上所指的声压值,也是声压的有效值。
声压的大小,表示了声波的强弱。目前国际上采用帕()作为声压的单位。以往也用微巴作为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帕=1牛顿/米² (制)
1微巴=1达因/厘米² 制)
1微巴=0.1帕
1大气压= (常温下)
为了对声压的大小数值,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在表一中列出了几种声源所发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大小。
表一
声源名称
|
声压()
|
声压级(dB)
|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
|
0
|
|
郊区静夜
|
20
|
|
耳语
|
40
|
|
相隔1米处讲话
|
60
|
|
高声讲话
|
0.2
|
80
|
织布车间
|
2
|
100
|
柴油机
|
20
|
120
|
喷气机起飞
|
200
|
140
|
导弹发射
|
2000
|
160
|
核爆炸
|
20000
|
180
|
由表1可知,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声源中,其声压的大小是十分悬殊的,大小之间可以相差上亿倍。
二、频率
声源(如上述的活塞)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声波的频率,并用字母f表示,其单位为赫兹(Hz)1/秒。虽然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单频率的声源很少,大多数声源的振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产生的大多为复合音。但是,我们可以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把一个复合音分解为一系列幅值不同的单频声的组合。因此研究单频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而频率则是描述单频声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频率的倒数则称为周期。单位为秒。
人耳能听得见的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称为可闻声或音频声。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可用仪器接收到,它在研究热带风暴、地震及核爆炸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它在无损探伤、切割、诊断、水下探测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当频率再提高至波长可与物质结构的线度相比较时,就可以用声波来研究物质结构,这样频率的声波则称为特超声。
在音响和通信中所涉及的声波,就是人耳能感知的音频声。而研究音频声的拾取、重放、传播及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科学,就称为音频声学。
三、声速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单位为米/秒。声速的大小,与声波藉以传播的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声速不同。固体介质、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三者之中,固体介质中的声速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即使在空气介质中,声速还与空气的压强和温度有关。在理论上,有
〔2〕
式中; 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空气的比热比,且;
为大气静压强,且 (0℃);
为空气密度,且(0℃);
因此,可算得 m/s
上式表示的是温度为0℃,空气中的声速。如果温度改变了,则声速的值也就不同。对于空气,可按下式算得不同温度下的声速:
m/s 〔3〕
由上式即可算得常温(20℃)下空气中的声速为
m/s 〔4〕
这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数值,因为不少计算,需用到这个数据。
四、波长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同相位的两点之间(如相邻的两稠密或两稀疏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米。波长与频率f及声速c之间,有如下关系:
c=·f 〔5〕
在空气中,不同频率的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因此,〔5〕式的关系对于空气中传播的任何频率的声波,都是正确的。例如在常温常压下,1000Hz的声波波长为0.344米;100Hz的声波波长为3.44米等等。
五、声强
前已指出,声波实质上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振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介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另一方面又使介质产生疏密的过程。前者使介质具有振动动能,后者使介质具有形变势能;而此两者的和,就是介质所具有的声能量。因此,声波的传播也可以说是声能量的传递。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称为声强,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瓦/米²。
应当指出,声强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是一个矢量,它表示着声音传播的方向和强度。
对于平面波和球面波,在声波的传播方向上,声强与声压的关系为;
〔6〕
其中; 为大气密度;且,(常温常压下)
c 为声波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且c=344m/s(常温常压下)
六、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所辐射的总的声能量,称为声源辐射功率,简称声功率。通常用字母W表示,单位为瓦(W)。
如果一个点声源,在自由空间辐射声波(此情况下辐射无指向性),则在与声源等距离的球面上,任何一点的声强,都是相同的;且与声源声功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7〕
式中: 为声源的声功率 (W);
为声强 (W/m²);
为离声源的距离 (m);
输出声功率的大小,是扬声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由它可以决定扬声器的电声效率。
§3 级和分贝
前已指出,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声源中,其声压大小的范围是很大的,大小之间可以相差上亿倍。变化范围这么大的声压,用线性标度表示是很不方便的。特别是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声压或声强的大小,而近似地正比于声压或声强的对数值。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声学中普遍采用对数标度来度量声压、声强、声功率等。因为对数的宗量是一个无量纲的量,所以通常把一个物理量的两个数值之比的对数,称为这个物理量的“级”,那个被比的量则称为参考量。有时又觉得取对数后的数值过小,而不方便,往往再乘以10倍来定级,并以“分贝”表示。
下面我们就来定义声功率、声强和声压的级。
一.声功率级(SWL)
声功率级用符号表示,其定义是:将某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所得结果以分贝表示。即
(dB) 〔8〕
其中 (W)
二.声强级 (SIL)
声强级用符号表示,其定义是:把某声强I与参考声强I。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结果以分贝表示。即
〔dB〕 〔9〕
其中 (W/m²)
三.声压级(SPL)
声压级用符号表示,其定义是:把某声压(有效值)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结果以分贝表示。即
(dB) 〔10〕
其中 即以人耳刚能觉察的声压值作为参考值,显然,人耳刚能觉察的声压级为0dB.表一所列各种声源所对应的声压级,如表中第三列所示。由此可见,采用对数标度后,表一中所列各声源的声压级在0~180dB之间。
由〔10〕式可知,声压每增加一倍,其声压级增加6dB;声压每增加10倍,声压级增加20dB
文章:mobedu [1970/01/01 19:0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