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体中心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提纲
内容提要:迪士普公司承接北京08奥运10项公共广播工程,本文结合奥体中心公共广播工程,概述该公司根据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的要求、以及“低姿态代偿”可靠性设计概念,概述奥运场馆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智能广播媒体矩阵 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 低姿态代偿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
Design outline for PA project of Olympic Sports Center
Abstract: DSPPA Audio Company has accomplished 10 projects of public address system in 2008
Key words: Technical code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media Matrix for PA; networking public address system; low profile compensation;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STIPA)
1、概述
公共广播系统作为奥运场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
奥运场馆公共广播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发布与赛事有关的信息、引导观众进出场、发布注意事项、发布通知和寻呼等;在赛事的间隙播放背景音乐和其他背景广播;万一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自动进入紧急广播状态,以便发布警报和保障现场应急指挥。
迪士普公司承接了下列北京奥运项目公共广播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北京奥运曲棍球馆、北京奥运射箭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小市政区、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奥运柔道馆)、北京玲珑塔奥运转播中心等,简称“六馆一场两区一塔”共10个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迪士普公司使用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等先进的公共广播技术,结合《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大面积覆盖、远距离传输、分散和集中双重管理、声场预测优化、低姿态代偿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本文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公共广播系统为例,介绍奥运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思路。
2、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概况及用户诉求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简称奥体中心)是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而兴建的综合性体育中心,为本届奥运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装修,包括更换了公共广播系统。奥体中心主要建筑有体育场(承担本届奥运会的足球和现代五项比赛的任务)、体育馆(承担本届奥运会的手球比赛任务)、英东游泳馆(承担本届奥运会的水球比赛任务)、训练馆(供运动员训练使用)以及围绕上述场馆的通道和大面积的练习、服务、休闲区域,即奥体小市政区域(图1)。
图1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筑布局图
对于奥体中心的公共广播系统,用户提出了以下的使用要求:
A、在66公顷的面积上建立一个暨能统一管理的、各分控中心又能独立运行的公共广
播网,日常可作为运作指挥、寻呼和播送背景节目用;
B、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应自动进入紧急广播状态,指挥员能在8个可直视现场的位置利用公共广播系统进行现场指挥;
C、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万一发生故障应能自动倒备。
3、设计思路
A、总体布局
作为奥运会的公共广播系统,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应按照最高等级和最高标准来进行设计和施工。根据公共广播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批)》(已经建设部/信产部联合审定—简称《规范》)的规定,一级广播系统为最高等级,设计按该级标准执行。
为了保证紧急广播系统的故障在平时就能及时发现,《规范》要求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即平时作业务广播和背景广播,遇到紧急情况时,在警报信号触发下自动进入紧急广播状态。
由于广播服务区十分广阔(
图2 奥体中心公共广播系统总体结构
B、可靠性设计
l 系统中可靠性最值得忧虑的环节是能量集中的环节和使用高新技术的环节。
l 功放属能量集中的环节,所以功放全部采用冗余双机主/备运行,自动切换。
l 网络系统主机和智能广播媒体矩阵主机属高新技术环节。根据我公司提出的“低姿态代偿”理念,这些环节应用常规模块进行备份。常规模块的功能较简单,但非常可靠。一旦有必要倒备,系统将进入低姿态运行,这时功能虽然变得简单了,但比用复杂的高新技术模块倒备可靠得多,最基本的扩声功能将得到极可靠的保障。事实上,系统所有自动定时、无人值守、……以及编程等高级功能多半是系统建立时使用的,在重要关头运行时它们早已退居幕后,这时“低姿态”已经足以应付自如。
l 据此,系统由迪士普公司的一个常规互动对讲系统作为备用系统同数字化网络广播系统并列运行,以保障8个可直视现场的位置能利用公共广播系统进行现场指挥。在子系统(分控中心)方面,我们选择迪士普公司的常规前置放大器作为智能广播媒体矩阵的备用设备,以保障不间断扩声。
C、电声特性指标的保障
l 根据《规范》,最重要的电声特性指标是“应备声压级”和“语言可懂度”。应保证符合《规范》中一级广播系统的指标要求,特别是要符合一级紧急广播的指标要求。保障上述指标的电声技术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广播扬声器的选型和布点、正确配置广播功率放大器,以及正确选用广播传声器。
l 《规范》要求,紧急广播“应备声压级”≥86dB,且现场信噪比不小于12dB文章:lizhihong [1970/01/01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