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技术网 >> 公共广播技术纵横 >> 公共广播历史 >> 回望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广播
回望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广播 1970/01/01 19:04 点击:319 / 回复:0

(转摘自慧聪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广播的变化全面而深刻。30年间,中国广播从大喇叭响遍全国、占据辉煌之巅,到被电视等媒体挤压、陷入低谷,再到艰难爬坡、重整河山,广播的生命轨迹映照着社会的媒介取向,也体现了广播人不断革新观念、勇于突破的努力。30年来,中国广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变化、符合世界广播发展规律之路。

    探索媒介规律发挥独特优长

    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坚持自己走路方针,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强调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中国广播摈弃文革中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错误定位和读报台”“抄报台的模糊属性,开始尊重新闻规律、尊重广播规律的大胆实践。

    1.广播语态发生革命性改变。文革时期广播内容风格单调、套话空话连篇。随着改革开放,广播界也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广播的调门降了下来。个体身份、个性鲜明的主持人节目开始出现,亲切自然、平易交流的话语风格开始盛行,广播脱下居高临下教化的外衣显露出本该具有的朴素真诚的模样。广播传递信息、解读社会、沟通情感、娱乐的功能显露出来;广播的贴近性、服务性、伴随性凸现出来;中国广播的语态革命是广播人重新认识广播的特质、重新确定广播的角色定位、革新传播理念之后的集中表达。

    2.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广播理解的深入和对广播特性的把握,广播节目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传统节目类型划分不断遭遇新兴节目样态冲击。以新闻节目为例。从前是以播音员播报为主,后来逐渐出现了录音新闻、现场直播、记者口头播报、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多点连线直播、新闻谈话、深度调查等,最有广播特色的音响在节目中充分运用,多种声音元素充盈广播。促进节目样态翻新的是广播人理念的更新:不仅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告诉听众是什么,还要告诉听众为什么,要用真实声音让听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节目形态的丰富加速了节目类型的区分、深化了节目专业程度。各类型节目逐渐形成各自的结构方式和叙述习惯。大量专家的引入和编辑主持人专业水准的提升,使广播解读世界、解读社会的能力增强,专业化程度大为提高。

    3.从一家综合台到多个频率,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与国际接轨,遍及全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利用已有的频率资源开办音乐台、交通台在各地电台中蔚然成风,一改多年来某一级广播媒体以综合性电台形象面世唱独角戏的冷清,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频率开始争奇斗艳,一个区域的上空交织着十几个频率的电波,广播界内的竞争由此趋于激烈。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到目前,已成功推出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奥运之声等10个频率。频率专业化的实质追求是节目布局的合理和定位的精准,顺应的是广播窄播化的大势。在发达国家,广播频率专业化已运作多年,且越分越细,适应各类人群的各种需求。频率专业化改革是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产物,更是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广播长远发展考虑的战略选择。

    “受众本位理念逐渐明晰广泛参与构建新的话语环境

    改革开放后,广播人的听众意识被重新唤醒,服务听众的理念得以明确树立,出现许多与听众相关的广播新名词:收听率”“满意度”“目标听众”“收听倾向等等,一些电台成立了听众服务中心、搭建了听众呼叫平台。在节目设置上,听众需要什么、听众喜欢什么、如何把节目做得好听成为广播人关注的重点。先是出现了专门的生活服务类节目,而后根据受众多元的收听需求,开设以人群、地域、内容为区隔的各类节目,诠释广播全方位服务社会生活的大概念。广播频率的专业化现状和越发专业的频率设置趋向将广播细致服务听众的理念近乎推向极致。

    广播受众本位的另一个直观体现是广播节目吸纳听众的广泛参与。随着技术进步,听众参与方式亦不断进步,其发展脉络为:听众来信、听众电话、听众短信、听众网上同步留言。在现阶段广播直播中,听众电话参与、短信参与和网上参与成为各家电台最普遍、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和呈现方式。通过以上诸多方式,听众反映情况、传递信息、评点新闻、彼此沟通。广播搭建了一个社会各种声音汇聚的大平台。这个平台彻底颠覆了从前广播一对众的传播模式,体现出一对一、众对一、众对众的传播关系。听众主动、建设性地参与节目构建了广播新的话语空间。在这个话语空间里,传者与受者地位平等、彼此尊重、观点互为印证,甚至听众成为某些重要信息的唯一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其身份由受者转变为传者。听众参与,改变了广播节目的信息来源构成,改变了广播节目的运作流程、改变了广播节目的呈现方式,让广播的触角可以达到无限。公民新闻成为广播报道方式中的新品种,而普罗大众的情感与思想在广播中的顺畅表达,让广播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反映和贴近,更是深度融合。广播不仅聚合各方声音,更聚起难得的人气。

为听众服务,让听众满意,是广播众多改革的核心。听众是广播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个别电台片面追求收听率,忽视了电台引导舆论、弘扬正气的职责,在广播中制造一些不和谐音,节目庸俗、低俗、媚俗,多次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其中深刻的教训值得警醒和反思。

突发事件中广播的本质回归与突破性拓展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国家政策的允许、广播人的社会担当和对广播特性的充分挖掘让广播得以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以独特优势大显身手。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发生8级地震。重大自然灾害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灾区民众与电视、报纸、网络的接触被阻隔,此时,广播无远弗届、收听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灾区人们的首选,嵌入灾区民众的灾后生活中。以中央电台报道为例。当灾区民众对信息极度渴求时,中央电台记者第一时间分赴一线,通过海事卫星,随时随地报道,并利用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权威发布各类信息,避免了谣言的蛊惑人心;当灾区民众悲伤无助时,中央电台推出知识性节目,为灾区人们提供自救施救帮助,开办心理干预和心灵抚慰类节目,为灾区民众排解烦忧;当各方救援力量各自为战、缺少彼此沟通时,中央电台的信息平台让各方信息成功对接。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中央电台收到运送天然气的槽车司机朱师傅的求助短信,在电台播出后引起公安部高度关注,公安部立即采取措施,化危为安。由此可见,广播切实而有成效地介入救援行动中,实现了信息的有效链接、快速执行和多方反馈,不仅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舆论链条,更成为社会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的有力纽带。

    广播在危机关头体现出必听的使用价值,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其独特的信息通讯功能、伴随性抚慰功能等也为更多人所认识。广播深度介入突发事件的救援行动和民众的灾后生活,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成为政府和民众不可或缺的帮手。

    经济效益成为电台运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前,广播事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事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单靠国家财政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广播开始了产业经营。1980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广告》节目,各地方台积极效仿,广告业务在全国广播媒体中迅速推广。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由过去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改为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广辟财源,弥补国家拨款的不足。20037月,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制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12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具备企业化运作条件的频道频率,可探索进行频道频率的企业化经营

    30年来,全国电台的广告经营和产业发展持续提速。产业开发方面,出现了跨地域、跨媒体的广播联合经营,出现了制播分离的栏目与频率,广播延长产业链的努力初见成效。

    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变广告经营模式,整合广告资源,将所有广告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并授权全资公司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代理经营部分频率广告。为培育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央电台一方面将各类广播节目制成品及在播节目的经营开发权授予了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另一方面将已开播的数字音频广播频道及以后新增的数字音频广播节目的经营开发权以及有线数字付费电视、手机电视的节目制作、经营业务均授予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使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具备了经营开发的资源基础。目前,中央电台通过引进合作伙伴共同经营的方式,已成功启动了对手机广播、有线数字付费广播、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项目经营性业务的开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经营性业务的融资开发也正在积极进行中。

    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广播电台的众多创收项目中,广告仍占极大比重,据统计,电台的收入90%来自广告,电台的盈利模式还过于单一。任何一种盈利模式都有增长极限,加之新媒体对广播广告的分流,电台广告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值得考量,广播产业发展路径亟需拓展。

    中国广播界已经完成的频率专业化改革为广播产业的发展做了有效铺垫,正在进行的制播分离改革为产业链条的拉长提供了契机,不断打造的广播品牌也使广播产业保有了继续增值的空间。广播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然要和广播体制机制的变革相连,和内容产品的种类与品质相连,也和社会经济大环境相连。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媒体相互渗透的情况下,中国广播产业应抓住时机,加快投融资多元化、经营创收多渠道化的步伐。

    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应对和破解的过程中,广播人革新了理念、坚定了信心。面对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于广播做大做强的路径。路径很多,其中的一条是广播业内的合作。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报道中,中央电台牵头,全国140家电台加盟成立全国奥运广播联盟,中央台依托北京奥运音频持权转播商的独特资源,以公益形式组织全国广播同业共享奥运赛事转播、报道权。联盟打破媒体界限,整合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开创了重大报道新的工作模式。但联合之路如何走?常态下的合作如何持续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另一条路径是广播的跨媒体合作。依托技术进步,广播能够突破介质壁垒,与纸质媒体、电子媒体、新媒体进行合作,跨媒体合作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认同并正在被各种新老媒体所实践。媒介融合中传统广播的介入点在哪里?如何找到广播主导的合作模式?这一类合作的途径尚需寻找。

    关于中央广播的覆盖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四级办广播的框架,中央广播频率实行属地管理。199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关于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完整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节目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转播台、电视差转台以及有线电视台()和有线广播台()都必须以专用频道完整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有条件的,还应转播中央台的其他节目。在转播中央台节目时,不得插播自办节目和广告。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各级电台的利益协调问题没能得到顺利解决,中央电台节目的转播工作受到影响,出现了转播时间不够,转播质量不高等问题。尽管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有效改变了这一状况,但中央广播面向全国的覆盖仍未能全面实现。这是涉及理顺全国广播体制、架构的大问题,值得深入研讨。

    关于我们的坚守。当今世界信息海量,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乍一看,似乎传统广播很容易淹没其中。事实上,海量意味着无从选择,意味着带有混乱,意味着真假难辨。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经年的传播行为中,已经树立起权威、快速、准确的媒介形象,在民众心中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这是信息海量时代,传统广播的优势。因而,在信息海量时代,广播要做党和政府及群众可信赖的把关人,公正筛选信息、有序安排信息,及时提供信息,并把传统广播品牌形成的优势移植到新媒体中,成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可依靠的媒介力量。

    纵观改革开放30年,变化是中国广播不变的主题。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自己走路方针至今仍有其深意。30年来中国广播成就的取得是自己走路的结果,今后继续走好广播自己的路,是我们永远的功课。

文章:lizhihong [1970/01/01 19:04]
评论

粤ICP备05077917号